运价暴涨!舱位紧张!马士基发出警告...
宏铭达物流是一家拥有超20多年运输经验的物流公司,专注于欧美加、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比货主还是货主~
集装海运美线2025年元旦运价涨定了!受工厂急于在农历新年前完成出货任务以及美东码头罢工威胁日益逼近的影响,全球主要船公司纷纷宣布上调美线运价。
具体来说,1月上半月,到美西的运价方面,长荣、阳明等公司分别将每40尺柜的运价上调了1500美元和1600美元,而MSC(地中海航运)、万海等公司则上调了1000美元,涨幅在20%-30%之间,美西运价有望逼近6000美元,达到5900-6100美元的区间。
到美东的航线,由于潜在的罢工威胁,多数船公司选择上调1000美元运价,而长荣、阳明、ONE等航商则分别上调了1050美元、1100美元和1175美元,涨幅在16%-18%之间,美东运价来到了6900-7100美元的区间。
这一涨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转单效应的影响而被压抑。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美西舱位紧张,加上阳明有一艘船搁浅事故的影响,预计到2025年1月下旬舱位紧张情况可能仍无法缓解。
因此,同属THE联盟的航商ONE已经开加班船进行捡货,而长荣所属的海洋联盟也趁机抢货。阳明甚至在1月上旬就已经限制订舱更改以应对这一情况。
马士基集团在周二发布的一份客户通知中明确指出,鉴于码头工人与雇主美国海运联盟(USMX)之间的谈判僵局,如果双方在1月15日之前未能达成协议,那么1月16日沿海地区爆发罢工将成为可能。
马士基表示:“自上次沟通以来,谈判进程陷入停滞,无任何新的实质性进展。”
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代表着从波士顿到休斯顿等主要东部和南部港口的47000名货物装卸工人。数月以来,ILA与由航运公司和码头运营商组成的USMX就新合同展开谈判。
在10月初,双方曾就工资问题达成初步协议,六年内工资将增长62%,这一成果暂时中止了一场为期三天的罢工行动。
然而,关键的自动化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成为横亘在双方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并且目前谈判桌上的这一议题毫无突破迹象,双方也未透露在1月中旬前重启谈判的意向。
自动化技术的引入被视为提高港口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手段,但对于码头工人而言,这却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减少和职业安全感的丧失。
ILA坚决反对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认为这将严重威胁到其会员的生计。而USMX则坚持认为,自动化是提升港口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即将于1月20日就职的特朗普曾公开表态支持码头工人抵制自动化机械。特朗普的这一立场无疑为此次谈判增添了更多的政治色彩和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局势,马士基集团在其声明中向客户发出强烈呼吁:“考虑到当前的僵持局面,我们强烈建议客户在1月15日前尽快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提走载货集装箱,并归还空集装箱,以避免可能因罢工而遭受的货物滞留损失和运输延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