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线爆舱了
宏铭达物流是一家拥有超20多年运输经验的物流公司,专注于欧美加、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比货主还是货主~
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明确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同步取消对等反制措施,并暂停实施为期90天的24%“对等关税”。与此同时,白宫还调整了小额包裹从价关税税率,从120%降低至54%,这一举措大幅降低了双边关税水平,很多美国进口商、零售商都打电话发邮件急着下单,导致海运单量急剧暴涨。
数字货代公司Flexport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森发帖指出:“自贸易协议签署以来的第一天,从中国到美国的海运订单量就增长了35%。大量积压订单即将到来,船只舱位很快就会售罄。”
5月12日晚,某物流负责人透露,当天公司订舱和咨询量较近期猛增3至4倍,业务电话响个不停,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另一物流公司美线负责人也表示,从接收的订单数据看,到5月底前美线舱位接近爆仓。目前国内去往美国市场的货主都在抢发货,舱位愈发紧张,预计6-7月后,美国目的港的海外仓也可能迎来爆仓情况。
海外买家的反应迅速且积极。以义乌为例,当地不少做外贸的商家很快就接到了新订单,而且订单规模颇为可观。此前,由于前期关税一再上调,不少已经下单的美国客户要求暂缓发货,导致商家面临库存积压和资金周转的压力。然而,此次关税下调至少留出了一个90天的出货窗口期,库存量几近见底的美国客户开始疯狂下单,义乌工厂的工人们又忙碌起来,加班加点赶工发货。
众多跨境卖家也迎来了订单的爆发。一位主营遮阳设备的跨境卖家,其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占比颇高。5月12日关税下调当晚,就有一位美国客户直接要求下一个集装箱的货,货值高达10万美金。即便在之前关税上调145%的时候,这位美国客户依然坚定地预定了一个货柜,现在关税下调,客户不仅不用支付高额关税,还不用去跟大家抢货柜,甚至在考虑是否再下第三个柜。
另一位长期联系的美国老客户也打算下单,总金额在15万美金左右。关税下调当晚,他就接到了超百万元的美国订单。该卖家粗略估算,房车遮阳篷的关税从153.8%降到了38.8%,超100%的关税下调幅度,加速了美国客户的下单速度。补单的美国客户都很着急,希望卖家能尽快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因为后续货物还要在海上漂一个月,大家都希望抓住90天的出货窗口期。
主营家具类产品的跨境卖家同样收获颇丰。在关税下调的当天,就接到了4个新订单,总计30万美金,几乎顶平时半个月的订单总额。本周计划要出8个集装箱货柜的货去美国。该卖家表示,公司有不少美国客户是亚马逊卖家,他们很怕缺货,在关税不断上调的时候,虽然订单照下,但是不让出货,卖家只有30%的定金,心里十分担忧。现在客户尾款都付过来了,还通知赶紧出货,甚至有几个着急的客户,直接要求部分货物直接走空运。
美国客户持续下单,除了消费者需求仍然存在外,还在于中国供应链的优势。阿里国际站的调研显示,关税对美国买家采购模式的影响因买家类型而异,自有品牌买家受影响最小,而Drop Shipper(中间商)受影响最大。但总体而言,中国供应链在全世界依旧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美国的中小企业很难转移供应链,短期也很难找到中国以外的供应商,对中国供应链依赖大。
一位亚马逊平台的美国卖家表示,即使关税政策变化,他依然坚持从中国工厂定制产品,因为需要这些产品,没货可卖损失更大。另一位美国卖家也认为,中国在制造领域具备所有优势条件,至少未来10-15年内没有其他国家能比得上。
90天的窗口期,对专攻美国市场的跨境卖家而言,或许是新一轮“抢运潮”的开始。此前,由于高额关税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货量大幅减少,航运运力逐步分配到了欧洲线及拉美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近期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货运量下降了约30%。而如今,大家都在抢发货,市场节奏非常紧张,目前到5月底的所有去往美国的航线都接近爆舱。跨境卖家们一致认为,需要争取在90天的窗口期,多备一些货到美国的海外仓,避免90天后一些不确定的政策变化。
跨境电商平台也在积极行动,持续投入扩大美国买家规模,帮助中国商家抓住90天出货窗口期,同时加速建设本地仓网,帮中国卖家接住接下来美国市场的采购增量。可以预见,在这90天的窗口期内,中美跨境贸易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