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2亿总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NO.1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目前全国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分别达到16.9%和53.5%,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对外贸易运输量,在保障进口粮食、能源资源等重点物资运输和国际国内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船东拥有的船队规模达到2.492亿总吨,从总吨上已超越希腊成为世界最大船东国。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中,中国分别占8席和7席。
NO.2
长滩港在旺季时的货运量表现温和
由于仓库库存积压,消费者需求继续转向旅游和其他夏季活动,一年一度的“高峰”航运季在长滩港变现却相当温和。
上个月,长滩的码头工人和码头运营商移动了682312个标准箱,比2022年8月减少了15.4%。通过加州港口的空集装箱数量下降12.5%,至263,474标准箱。根据该港口的公告,今年的货运量仍与疫情前的水平相当。
长滩港首席执行官马里奥·科德罗表示:“随着我们的货物数量继续稳定在大流行前的水平,我们预计会出现一个适度的旺季。”
NO.3
中欧班列10年来累计运送货物731万标箱
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近日在江苏连云港市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品牌。十年来,中欧班列已被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广泛接纳和利用。截至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成员已遍布五大洲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共签署合作文件200多份。
NO.4
全球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数据出炉
上海航运交易所报道:8月中国主要港口综合服务水平保持稳定,欧美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有所起伏。
数据统计显示,8月,中国9大主要港口作业效率保持稳定,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分别为1.40天、0.88天,环比分别下降4.1%和上升2.3%,优于其他11个国外主要港口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停时(2.09天、1.69天)。
欧美各主要港口作业效率有所起伏。其中,欧洲汉堡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2.16天,环比上升7.5%;美西主要港口洛杉矶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3.91天,环比下降1.3%;长滩港船舶平均在港停时为5.22天。
NO.5
长荣东非新航线10月青岛首航
长荣海运近日宣布,其东非蒙巴萨直达航线AEF,将于10月10日从青岛首航。
据长荣海运介绍,AEF航线具有五大优势:第一,提供青岛直达蒙巴萨的周班服务,船期稳、速度快。第二,投入2艘自有船舶运营,舱位充足。第三,目的港箱使灵活,便于客户自行转运至南苏丹、乌干达、卢旺达、刚果(金)、布隆迪、坦桑尼亚等国家。第四,头程船携带东非达累斯萨拉姆的货物,于新加坡接转ASEA航线,方便快捷。第五,可提供进出口联运、第三地出运等多种服务。